欢迎光临重庆中药材网!
注册 登录
搜索:马齿苋、雷丸、川贝、黄芪、白花蛇舌草、白芷

中医按摩经络图

   日期:2024-05-30     浏览:15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手太阴肺经图概述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是脏腑与体表及全身各部的联系通路。经络的主干是十二经脉,其包含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
手太阴肺经图

概述

  •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是脏腑与体表及全身各部的联系通路。

  • 经络的主干是十二经脉,其包含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等。

位置

十二经脉按其流注次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阴肾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。

  • 手太阴肺经: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通过膈肌,属肺,至喉部,横行至胸部外上方(中府),出腋下,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,过肘窝沿着前臂内侧,到腕后桡骨茎突的内侧缘,入寸口上鱼际,直出拇指内侧之端(少商)。

     

    手太阴肺经图手太阴肺经图

     

  • 手阳明大肠经:起于食指桡侧端(商阳),沿着食指桡侧向上,通过1、2掌骨之间(合谷)向上进入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,沿前臂前方,至肘部外侧,再沿上臂外侧前缘,上走肩端(肩髃),沿肩峰前缘向上合于第7颈椎棘突下(大椎),并转折向下进入锁骨窝(缺盆),联络肺脏,向下通过膈肌下行。

     

    手阳明大肠经图手阳明大肠经图

     

  • 足阳明胃经:起于鼻翼旁(迎香),挟鼻上行,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,旁行入目内眦,与足太阳经交会;向下沿着鼻柱外侧,进入上齿龈内,还出,挟口两旁,环绕嘴唇,在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,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,沿着下颌角颊车,上行耳前,经过上关,沿着发际,到达前额。首穴是承泣。

     

    足阳明胃经图足阳明胃经图

     

  • 足太阴脾经:起于足大趾内侧端(隐白),沿内侧赤白肉际,上行过内踝的前缘,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,在内踝上八寸处,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,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,进入腹部,向上穿过膈肌,沿食管两旁,连舌本,散舌下。

     

    足太阴脾经图足太阴脾经图

     

  • 手少阴心经:起于心中,走出后属心系,向下穿过膈肌,络小肠。

     

    手少阴心经图手少阴心经图

     

  • 手太阳小肠经:起于小指外侧端(少泽),沿着手臂外侧至腕部,出于尺骨茎突,直上沿前臂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髁之间,沿上臂外侧后缘,出于肩关节后面,绕行肩胛部,交会于肩上大椎穴,向下进入缺盆部,深入体腔,联络心脏,沿着食管,通过横膈,到达胃部,属于小肠。

     

    手太阳小肠经图手太阳小肠经图

     

  • 足太阳膀胱经:起于目内眦(睛明),向上到达额部,左右交会于头顶部(百会)。

     

    足太阳膀胱经图足太阳膀胱经图

     

  • 足少阴肾经:起于足小趾下,斜向足心(涌泉),于舟骨粗隆下,沿内踝后,进入足跟,再向上行于小腿内侧后缘,出腘窝内侧,向上行股内后缘入脊内(长强穴),穿过脊柱,属于肾脏,联络膀胱。

     

    足少阴肾经图足少阴肾经图

     

  • 手厥阴心包经: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,向下通过横膈,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、中、下三焦。

     

    手厥阴心包经图手厥阴心包经图

     

  • 手少阳三焦经:起于无名指末端(关冲),向上出于第4、5掌骨间,沿着腕背,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,向上通过肘尖,沿上臂外侧,上达肩部,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,向前进入缺盆部,分布于胸中,联络心包,向下通过横膈,从胸至腹。

     

    手少阳三焦经图手少阳三焦经图

     

  • 足少阳胆经:起于目外眦(瞳子髎),向上到达额角部(颔厌),再下行至耳后(完骨),经额部至眉上(阳白),又向后折至风池,沿颈下行至肩上,左右交会于大椎,前行入缺盆。

     

    足少阳胆经图足少阳胆经图

     

  • 足厥阴肝经:起于足大趾上毫毛处,沿着足跗部向上,经过内踝前1寸处(中封),向上沿胫骨内缘,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;上行膝内侧,沿着大腿内侧中线,进入阴毛中,绕阴部,上达小腹,挟胃旁,属于肝脏,联络胆腑,向上通过横膈,分部于胁肋,沿着喉咙的后面;向上进入鼻咽部,连接于“目系”(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),向上出于前额,与督脉会合于巅顶。

     

    足厥阴肝经图足厥阴肝经图

     

作用

中医按摩又称推拿,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。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十二经脉的特定部位,具有疏通经络、促进气血运行、调整脏腑功能、舒筋滑利关节、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,从而调理机体生理、病理状况,使机体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